為什么要存放檔案?
檔案在校時稱為學生檔案,畢業后被稱為人事檔案,它是個人政治面貌、學習經歷和工作經歷的記錄,也是人事管理和服務的依據。
如果長時間把檔案留存在自己手里超過兩年,很有可能變成“死檔”。
如果自己的檔案變成“死檔”則需要重新建檔。重新建檔非常麻煩還有可能造成信息缺失。
因此,留學生最好在出國前把檔案存放到指定位置或地區。
如何存放檔案?
留學生存放檔案有以下種方式,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
方式一:學校保管
有的學校可以免費保留一定年限(一般是兩年),像馬來西亞的碩士基本都是讀1-2年,如果學校愿意保管,那么畢業后回學校辦理也可以。
但不是每個學校都有這項服務,要上交的材料視學校具體情況而定,所以在畢業前要咨詢好自己學校的戶口和檔案處理政策。
兩年以后如果沒有接收單位,檔案戶口打回原籍,學校不再為其發放就業報到證。畢業生憑用人單位錄(聘)用手續、勞動合同和《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證書》辦理落戶手續。
優點:
學校的誠信度較高,代為保管戶口關系和檔案,提供就業咨詢、就業信息、就業指導等與落實就業單位有關的服務,而且不收取額外費用,學生自由度較大,安全性高,可以以應屆畢業生的身份參加公務員考試等。
缺點:
畢業生檔案留校只是延長了擇業期,與學校沒有人事隸屬關系,涉及人事關系的證明都不能出具。另外,檔案留校期間不計算工齡。留學期間的檔案空白(學校沒有資格填寫留學期間的經歷)。
方式二:退回原籍
如果學校不愿意替留學生管理戶口和檔案,那么這類學生的檔案便會回到原籍。
退回原籍是將畢業生的檔案遷出學校的集體戶口,轉到學生戶口所在地的人力資源公共服務機構,檔案轉至生源地所在地級市的人事局或教育局接收。
檔案和戶口放在同一個地方的話,未來如有調檔的需要,相關手續的辦理較方便。
優點:
手續簡便,免費存放。
缺點:
留學期間檔案空白,不算工齡。
方式三:人才市場存放
如果不想把戶口放回原籍,想把戶口和檔案都放在工作所在地的人才市場,可以咨詢各地的人才市場進行托管,人才市場是可以同時保管戶口和檔案的。
需要一定手續費,流程比較繁瑣,具體可以自行查詢各地人才市場官網。
優點:
在當地就業手續簡便,而且檔案存放在當地人才市場可以計算工齡,針對于留學生來說,計算工齡可以幫助大家更好地就業。
例:如果要考取一個公務員,要求必須有1-2年的工齡,如果寄存在人才市場,這兩年的工齡可以滿足要求。
缺點:
一旦計算工齡就會使我們失去應屆生的身份,找工作的時候會按照社會人員的標準,可能會存在一些國家補貼、福利方面的不同。
方式四:留學服務中心存放
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是教育部直屬并具有法人資格的國家及留學服務專業機構。
留學服務中心檔案存放是免費的,有很多留學生將檔案放到這里。但國家公派留學人員、赴國外做博士后研究或訪問學者,不在受理范圍。
留學服務中心檔案室只設在北京,其他地方沒有分支機構,留服中心各地也有分中心,但這些是不存放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