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馬來西亞后,一直覺得馬來西亞是一個讓人覺得親切的地方。盡管官方語言是英文,保安與司機大哥熟練地講著馬來文,但是馬路上一張張與我們近乎一樣的臉龐,依舊讓很多留學生覺得沒有離開家。
熟練掌握三門語言,勤勞努力、學習認真是我們對馬來西亞華人的最初印象。等在馬來西亞生活一段時間后,就能感受到馬來西亞華人真的很優秀,他們是海外華人中,將“中國文化”保留最完整的群體。
了解馬來西亞歷史的人都知道,馬來西亞華人的祖先大都來自廣西、廣東、福建等中國沿海省份。他們有些人對待中國的感情,絲毫不比中國人差。而且也是超級的熱情好客~
今天讓我們一起去了解這樣一個優秀的群體吧!
語言
馬來西亞華人的語言能力很強!馬來語、英語、漢語都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熟練使用~
馬來語是是馬來西亞的“國語”,馬來語也是每個公立校國際生必須修的課程。所以因為這一點,一般馬來西亞華人都會說馬來語。
至于華語,馬來西亞華人的中文教育是東南亞首屈一指的,除了兩岸三地以外,馬來西亞是唯一擁有小學、中學、大專完整中文教育體制的國家。不過,基于歷史與民族因素,馬來西亞政府對華文教育仍采取限制的政策。但是很多老一輩的人,對大陸的情懷一直在,在孩子小的時候,還是會在家里一直使用華語溝通。
英文,馬來西亞在歷史上很長一段時間都是英國的殖民地,所以整個大的教育體系還是以英式為主,很多英國的小學和中學,大學在馬來西亞都有分校,也有很多美式的國際學校。
由于教育制度的影響,大部分的馬來西亞華人都能很流利地說華語、英語及馬來語。不單如此,馬來西亞華人也如中國人一般分為許多族群,例如客家人、福建人、廣東人等等。所以一般華文最基本都會上三種語言,但馬來西亞華人的方言又流傳甚廣,所以馬來西亞華人加上方言會上四五種語言根本不算奇怪。
注重文化習俗
馬來西亞華人和中國人一樣比較注重文化習俗。
馬來西亞華人十分的注重傳統習俗,絕大部分的華人文化都依然保留了下來。例如農歷新年、廟會、中元節、端午節、觀音誕、初一十五等等等等等中華民族節日都有慶祝,而且不僅慶祝,還是大規模的慶祝。
在中國很多這樣的傳統節日也會有大規模的慶祝,但是會有很多商業氣息,而且,說實話,很多年輕人會在快節奏的生活中忽略掉一些傳統節日,只會簡單買些需要吃的食物,大概父輩會花大量的時間來準備和過節日。
所以說馬來西亞的傳統習俗保留的還是很完整的。
教育
在教育方面,教育有些方面與中國的大同小異,一樣有幼兒園、小學、初中與高中。
01.幼稚園
馬來西亞的幼稚園一般沒有特別明顯的區分,通常分為英校,華校,馬來校三大類別。通常情況下,為了減少相應的摩擦和文化差異、生活習慣以及宗教文化,什么種族的人會選擇去哪種學校。但是英校一般類似于國際學校,有些華人家長想要孩子很好的學習英文,也會把小朋友送去英校。在這一點,與國內很多雙語幼兒園、國際幼兒園有些類似。
02.小學
在馬來西亞,華小仍是被納于公立體系,但是在馬來西亞的小學時期,會有明顯的民族區別,各自以自己的語言給學生上課。華小也是跟我們一樣,從小學習漢語拼音,成語,詩詞等。
最新的數據顯示,隨著中國經濟的起飛,華人小學也成為了馬來西亞家長的首選,興起學習漢文熱潮。據不完全統計,有96%的華裔家長選擇把孩子送進華小,而在華小里,每5.5個學生當中,就有一個是非華裔學生。非華裔生的數量已經占了華裔生的18%的學生人數,這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友族人士他們也喜歡把孩子送到華小就讀。
與此同時,從文化角度看,華文小學還是秉承的儒家文化,首先會從習慣上教育孩子學習禮貌對人,尊師重道。從這里看,這里與國內小學的教育方式與教育目標還是有很多地方是相似的。
03.中學
馬來西亞的中學也是分為三類:馬來校、華校、國際學校。到了中學階段,并不是所有的華人家庭都會選擇讓孩子去華校繼續讀書,也有一半很多人會去馬來校讀,就是國中。國中就是馬來校,它使用馬來語授課,中文課如同我們平時學習的英文課程,也會學習簡單的文言文。
獨中得話是華文授課中學的簡稱,在獨中基本都是華文授課,教材也是華文教材,而且文言文的難度貼近中國本土。他們的初中語文課本當中,很多有名的文章跟我們中國本土的教材是一樣的,比如朱自清的《背影》,還有白居易,李白,杜甫的詩詞等。
所以在與馬來西亞華人聊天時,能夠感覺到大家對中華文化的了解并不貧瘠。
美食
馬來西亞華人平時雖然是吃中餐,可是馬來西亞的中餐和中國菜又不太一樣。馬來西亞華人的家常菜是偏廣式美食,和中國的麻辣很不一樣。
但路邊的很多華人小吃都有著家的味道,很多人跑很遠就為了吃那一口華人檔口的美食。
宗教
大多數馬來西亞的華人是信封佛教或者是道教,還有一部分是基督教和回教的。馬來西亞華人的宗教就像雞尾酒,混合了他們最初接受的宗教,萬物有神論,儒教,道教以及中國佛教。
但在大多數情況下,萬物有神論和民間道教占統治地位。傳統華人家庭中,基本上一定會有祖先牌位,很多人也會安天公和土地神牌位,另外“更傳統”者,還會有門神、戶神、灶神、井神等。
此外,觀音菩薩、財神、太上老君、佛祖、孔子等“神”也相當普遍。除儒教和祖先崇拜之外,民間還流行具組織性的佛、道教,以及汲取、融合或挪用前三者之個別因素的眾多民間信仰,包括始祖神、自然神、地方神、行業神、偉人神、家神崇拜等。
馬來西亞這里的佛教徒也比較虔誠,幾乎每一戶華人的家里都會有觀音像和地主公公的牌匾,每天出門回家都要拜一拜,初一十五會供奉水果,抹神臺。
當然,無宗教信仰的人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