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經歷會影響我們成為什么樣的人。然而,性虐待傷害了一些年輕的生命,對一些人來說,這導致了以后生活中的重大問題。
目前,根據2022年9月發布的《馬來西亞破壞傷害:在線兒童性剝削和虐待的證據》報告,一項研究平均估計馬來西亞多達100,000名兒童可能成為在線兒童性剝削和虐待(OCSEA)的受害者。
受害者大多是13至15歲的女孩,有些人被勒索從事性活動,未經許可分享其性圖像,或被脅迫從事性活動,并承諾提供金錢或禮物。
事實上,這是兒童面臨的全球性問題,而不僅僅是在馬來西亞!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東盟MakeITSafe項目向東盟各地的年輕人提出挑戰,要求他們創建“游戲化項目”,通過設計的力量解決與OCSEA問題相關的社會問題,并產生社會影響。
迎接這一挑戰,C.A.R.E.團隊:Ang Zi Yang(信息技術,專攻商業信息系統),Yudhishthra Sugumaran(信息與通信技術,專攻軟件工程),Chai Waii Yuan(計算機科學),Chua E Heng(計算機科學),Casey Tan Wai Kaey(計算機科學,網絡安全)和Cheryl Lim Wye Yee來自APU的(計算機科學,專攻數據分析)在2022年虛擬東盟MakeITSafe黑客馬拉松中獲得亞軍。
當他們開發的Child Pro Tech原型和設計解決方案(包括游戲和AR交互性)引起世界領先專業人士和行業領先公司的評委的注意時,他們感到驚喜。
“當孩子們使用互聯網時,他們永遠不會孤單。在線掠奪者使用兒童友好的應用程序和游戲來結識孩子,獲得他們的信任,并誘使他們分享自己的性圖像或親自見面,這種情況發生的頻率比你想象的要高,“代表C.A.R.E.團隊的Zi Yang說,”我們都可以采取一些行動,當結合起來時,可以使所有孩子更安全并幫助防止它發生,
但首先我們需要了解這種濫用是如何發生的。
在構建Child Pro Tech時,他們發現與父母互動較少的孩子更有可能接觸OCSEA。
出于這個原因,他們決定使用游戲化功能,如迷你游戲、測驗、半開放世界游戲和與吉祥物和獎勵(如徽章和獎勵積分)的AR交互性作為教學的支持工具,防止在線性虐待,并改善親子互動。
“我們選擇以父母為目標,因為我們想從不同的角度或角度接近OCSEA,”他澄清說,同時感謝他們的導師Abbhirami Sivarajan女士在整個原型設計過程中提供的幫助,提供了可靠的反饋和潛在的改進。
“我們不會停止競爭,未來很可能會參加更多的比賽,因為我們努力通過創新提供更可持續的解決方案,我們都可以一起為使每個童年免受性虐待做出貢獻。
同時,他們收到了400美元(1,873令吉)的現金,組織者表示,當聯合國國際兒童緊急基金(UNICEF)舉行年度會議時,將邀請他們參加。